信誼出版-信誼小太陽雜誌(4~6歲) 2018年4月號~6月號
《抓流星》作者:賈玉倩、張展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信誼九月份的新書『抓流星』
是一對母女聯手用紙膠帶拼貼出來的趣味故事。
敘述一隻小兔子鍥而不捨想要抓到流星,
想方設法甚至受了滿身傷,
最後終於抓到流星,
但他發現被抓到的流星好像越來越黯淡,
決心再把它送回家。
書本一共有56頁,
頁數雖多但字很少,也有搭配注音。
最近快滿五歲的鴨捲很喜歡看中長篇的故事,
我本來以為字少的書,
他可能看幾次就膩了,
沒想到他很喜歡這本書的內容,
搭配最近開始認字,
簡單又重複出現的對白勾起他想要全部學會的興趣。
書剛到我家的那幾天,
不斷看到鴨捲捧著認識書中對白『啊!有流星』
聽到是由母女聯手、又是紙膠帶創作,
或許想像中會覺得圖畫比較童趣一點,
但實際翻看,會覺得這是一本畫面十分美麗的繪本,
故事架構也相當完整,
小兔子看到美麗的流星,
非常渴望想抓到它。
一次抓不到、他想下次動作一定要快點,
流星太燙了抓不住、他想下次一定要準備工具。
終於抓到了,他決定再將流星放回屬於它的地方。
絢彩的畫面加上生動故事,
得到了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的評審推薦獎。
看完之後,
好想要拿紙膠帶跟鴨捲一起試著拼拼貼貼,
結果找了半天只找到之前在故宮買的『朕知道了』紙膠帶orz
不過就算沒有紙膠帶,
還是可以拿著色紙跟膠水,
嘗試跟小孩一起創作屬於自己的小故事喔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信誼小太陽雜誌(4~6歲) 2018年4月號~6月號
大約從鴨捲6個月大,
就開始準備硬頁繪本或布書給他翻看,
到現在年齡已經快滿五歲,
都還是保有睡前一定要挑本故事書念的習慣。
但現在白天時間比較少讀繪本,
取而代之的是中長篇故事,
及內容更豐富的遊戲書或雜誌。
媽媽界當中推薦給幼童看、
持續在出版的中文雜誌並不算很多,
信誼小太陽就是其中之一。
除了給1~3歲嬰幼兒的版本外,
也有出較適合鴨捲的4~7歲版。
這個版本沒有DVD,
每期都是一書一CD,加上給家長的一張導讀說明。
CD會將雜誌的內容錄製成更豐富的廣播劇,
不同的人聲搭配音樂,比媽媽講的還精彩。
之前有個困擾,
鴨捲突然不太願意聽沒聽過的故事CD,
原因是有時會無預警出現他害怕的內容,
我聽了半天都不知道哪裡恐怖,
後來才知道是故事中教小朋友要刷牙,
牙齒上的細菌會讓小孩蛀牙那一段可怕....囧...
不過最近慢慢跟他溝通,
先將雜誌的內容全部讀過一遍,
確認沒有他害怕的故事,
甚至教他拿遙控器暫停或跳下一首曲目,
現在就願意自己拿著雜誌聽CD,
CD中間都會播放叮咚一聲,提醒孩子該翻下一頁。
有時候媽媽陪讀陪玩累了,
放著CD請他看一下雜誌,就可以獲得短暫喘息時間
(所以願意聽是很重要的!)
信誼小太陽的內容有一些固定的單元,
甜蜜的尼歐一家有許多尼歐家發生的有趣故事,
以連環漫畫的方式呈現。
讓孩子可以動手的遊戲內容是鴨捲很喜歡的部份,
有時拿蠟筆塗鴉、有時剪紙做手工,
現在剪紙用膠水,我多半讓鴨捲自己動手了,
即使剪不好看也是他自己的作品~
但是媽媽我常常需要忍耐,
看他剪得歪七扭八還要適時鼓勵鼓勵....
有些期數會有遊戲紙卡,
雜誌內會多附一個夾鏈袋收納拆下來的卡片,
夾在雜誌中就不會散得亂七八糟下次找不到了。
有些介紹野外生物的單元會搭配照片及繪本作家的圖,
有在注意野鳥繪本的話一定認識劉伯樂,
精細的鳥類繪畫讓人印象深刻。
在雜誌中會搭配很多台灣或國外的繪本作家插圖,
如果有看到喜歡的畫風,
也可以找找看是不是有出繪本,
就能認識更多優秀的繪本作品。
之前曾經在市立美術館展覽過的林小杯,
也常常在雜誌中看到她的繪畫喔!
六月的雜誌封面也是由林小杯繪製~
生活常規單元會教導小朋友一些平常該注意的事情,
有時也會搭配當期的主題,
例如四月號是露營主題,
就會有露營該注意的事項。
找找頁單元配合4~7孩子,
找東西困難度會提升一些,
不過小孩都滿會找的,
有時候連家長都要看半天才找得到,他們一下就發現了。
小太陽雜誌中有個我特別喜歡的單元,
就是韻文兒歌,
歐美很多有趣的英文韻文童書或兒歌,
小孩聽了都能朗朗上口,
小太陽寫的押韻韻文歌很有趣,
希望以後有機會也能夠集結成冊出版,
成為台灣原創的韻腳兒歌。
每一期的小太陽雜誌都會有些不同的變化,
沒有紙卡遊戲的期數,
有可能是貼紙遊戲,
讓小孩每回收到雜誌都有不同的驚喜,
同時又可以補充許多知識及故事,
很適合學齡前幼童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