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誼出版-
『好忙的除夕』
文·圖/翁藝珊
『團圓』
文/余麗瓊
圖/朱成梁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年節將近,
不僅大街小巷開始佈置新年裝置、播放應景音樂,
出版的繪本也吹起濃濃春節風。
印象中我小時候讀過的兒童讀物中,
跟新年故事最相關的就是漢聲中國童話,
不過故事幾乎都是涵蓋整個華人圈的共同文化,
而這正是一本真正屬於台灣人的新年主題繪本
『好忙的除夕』
之前讀『媽媽,買綠豆』這本古早台灣柑仔店主題給鴨捲聽,
就特別有感,講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帶入自己的記憶,
『好忙的除夕』更是每一頁都是台灣人新年共同印象,
簡直覺得作者是為我而畫啊~~
翻開書頁的每個畫面都能看到各種春節“符號”
很多人可能會覺得,繪本不過短短幾頁篇幅,
卻賣的跟小說一樣價錢,
但是一本用心的繪本,每每翻看能從中找到新意,
正是它保存文化的價值。
新年團圓飯,
三代同堂坐在象徵團圓的圓桌上,
桌上的烏魚子、長年菜、香腸、佛跳牆、麵線等好料,
都是過年飯桌上的常見料理,
就連每個家庭成員手上的飲料,
作者都沒馬虎,
小朋友跟媽媽喝果汁,爸爸開啤酒,
阿公阿嬤飲茶,阿公除了茶與啤酒,
還有杯可能是威士忌或烈酒的小杯子。
故事從小朋友的視角,
看到除夕夜忙做菜的媽媽,
想偷吃塊年糕卻被媽媽趕出廚房。
忙著祭祀神明的阿嬤,
神明桌上擺滿各式供品,
小朋友不小心打破了碗,阿嬤趕緊說歲歲平安,
看到畫面還想順便說句年年有餘~
(我小時候還真的只有過年打破碗不會被罵!)
忙著大掃除的阿公,
是不是連那根黃色水管都很有親切感啊~
忙著上街採買的爸爸,
春節前夕跟大人一起到迪化街買零食、到花市採購,
想必也是許多人的回憶吧,
我高中時還曾經在過年前做過短期打工剝銀柳、繫蝴蝶結呢!
在除夕掃除過後,
貼上新的春聯也是固定橋段,
仔細看看旁邊剛從花市買來的盆栽,
也都非常應景呢!
吃過年夜飯親戚朋友熱鬧地聚在一起玩大富翁、打麻將,
最後就是家家戶戶都會上演的戲碼--
『媽媽幫你把壓歲錢存起來!!』
結果我當了媽還真的也是幫小孩把壓歲錢存起來XDDD
現在可能因為少子化,
也時興春節出國玩,
農曆年氣氛越來越淡,
等到鴨捲鴨弟再大些,
我實在也沒把握給他們同等熱鬧的新年,
不過還是希望藉由繪本,
讓他們看看過去在沒有手機、網路、視訊的新年是怎麼過的,
順便回憶我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『團圓』是2009年豐子愷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,
也得過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兒童圖畫書,
可以這樣一再再版的繪本都有兩把刷子。
相較『好忙的除夕』輕鬆氣氛,
『團圓』則是帶有濃厚鄉愁的打工浮世錄。
大陸人多地廣,
家境不寬裕的人到外地打工,
一年回家一趟也不是稀奇的事情。
印象中有一年過年前夕大陸刮起大雪,
火車被風雪卡在路上動彈不得,
記者採訪車上受困旅客,
許多人哭著說自己就盼著一年回家這麼幾天看父母孩子,
當時看了心裡覺得酸酸的,
翻閱繪本就會想到那則新聞,
台灣雖不大,
好處就是離的再遠也不過就是一天可到的距離。
帶版畫繪圖風格的『團圓』
除夕當天,
好久不見的爸爸一身滄桑地回到家,
小女孩畢竟年紀小,看到久未見面的爸爸怯生生地不敢靠近,
過了一陣子卻又親暱地賴在爸爸身邊。
離鄉背井的父親疏於打理自己,
剪了頭髮、理了鬍子,又變回記憶中的慈父。
小女孩跟著父親用幸運硬幣包湯圓,
隨著初一、初二逛大街看舞龍舞獅,
初三玩新雪,小女孩好開心,
卻不知道離爸爸外出工作的日子悄悄接近。
初四一早,扛起一家生計的父親準備離家,
小女孩將握在手心暖暖的幸運硬幣交到父親手中,
與母親目送著他離去。
短短的文字與圖畫道盡悲歡離合,
雖是年節繪本卻有放催淚瓦斯啊~
本月份還有兩本很棒的繪本,
過年前實在忙碌留到下次介紹,
還好在過年前寫出這兩本春節繪本共讀文,
尤其『好忙的除夕』真的很應景,
祝福大家都有個『團圓』又『不太忙的除夕』